蘿蔔實驗室

LoboLab

IC x AI x Code

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於MIT談台灣半導體優勢

演講題目:Lessons of a Life in Chips Manufacturing, from Texas to Taiwan (Via Japan)

▌演講大綱

這次演講是張忠謀創辦人退休後,以92歲高齡獲邀回MIT幫Manufacturing @ MIT Distinguished Speaker Series進行演講

在沒有身為台積電門面的公關壓力下,他這次選擇分享了五個主題,分別是:

#1 晶片的普遍性 (Pervasiveness of Chips)

#2 晶片的重要歷史 (Highlights in History of Chips)

#3 晶圓代工商業模型 (The Foundry Business Model)

#4 台灣在晶片製造的優勢 (Taiwan’s Advantages in Chips Manufacturing)

#5 學到的一些啟示 (Lessons)

其實每次聽演講,最令人欽佩的是張忠謀先生的談吐風格,包含他準備的一些開玩笑。

雖然由於年紀增長,他講話的速度變慢,但字字句句會讓人非常期待他想要分享什麼,衷心認為他是個令人喜愛的演講者。

期許自己也能在公眾演講上越來越好。

以下是我整理的四個最引起共鳴的演講內容重點,與大家分享。

▌#1 沒有通過MIT博班資格考的幸運,成就了現在的張忠謀先生

這個故事被張忠謀先生提及很多次,張忠謀先生是MIT機械系學碩士畢業,並且也希望在MIT完成博士,但不幸的,他在博班資格考時失敗了兩次,而這也是MIT規定的最高次數,所以他最終被退學了。

張忠謀提到:「用回顧性的角度,機械系博士班資格考失利是發生在他身上最幸運的事情,因為他選擇了另外的人生課題。但在失敗的當下,他真的一點都不認為這是一種幸運。」

蠻有共鳴的點在於,大部分人 (當然也包含我自身)都期待人生順遂如意,可以每一步都跟隨理想中的安排。但即便現在成功如張忠謀先生,半導體也不是他最剛開始的志願,反而是失敗後的再出發。

與我父親、我曾經的一些經歷相當相似,所以覺得有共鳴,努力只是基本,但通常事情會不會成功操之在他人,或甚至操之在某種神秘的機率選擇中。

把悲劇或失敗事件視為禮物來珍惜通常不太容易,但卻是我們必須面對的課題,改變心態、珍惜其他的機會,好好把握當下做下去,或許也是會有不錯發展。

▌#2 用金錢理解 Moore’s Law 更好懂

這次他在提到 Moore’s Law時,用了最貼近大家生活的金錢來做類比,如下:

如果各位的小孩在出生時擁有一塊錢,而這一塊錢按照摩爾定律成長 (也就是每0.5~2年變成原本的兩倍)

那恭喜你,小孩在五十歲時會成為億萬富翁 (Billionaire, 10^9),在七十歲時他會成為兆萬富翁 (Trillionare, 10^12)

這就是 Moore’s Law的威力,只是把錢變成電晶體而已。

▌#3 由MOS成就的幸運Moore’s Law

剛開始積體電路的主流其實是 bipolar電晶體架構 (長得像三明治),而這也是Moore’s Law被提出來的時間。

但許多團隊 (包含在德州儀器的張忠謀先生)嘗試過集成10000個bipolart transistor到晶片上,但是最終都失敗了。

是後來大家改嘗試另外的技術路線,也就是現在的MOS transistor結構(長得像水溝蓋),才讓Moore’s Law延續了下去。

張忠謀先生提到,事實上是MOS才使Moore’s Law得以幸運存在,他開玩笑地提到Gordon Moore也很幸運。

但或許也代表,在業界不斷爭辯的 Moore’s Law已死或許沒有這麼絕對,時間到了或許又有其他的技術路線會出現,拯救Moore’s Law。

▌#4 台灣是因為什麼能夠「現在」在晶片製造領先全球

台灣之所以現在在晶片製造領先全球,其實除了工程師(engineers),勤勤懇懇的技術員(technicians)、作業員(operators)也是非常重要的。

他認為第一個重點是,台灣作業員的離職率(turnover rate)遠遠低於美國,台灣是2%左右,美國則大概是15%~25%。

但是,培訓一個作業員學會操作機台大概就需要3個月,離職率太高的話怎麼可能做晶片製造。

張忠謀提到在美國德州儀器工作的時期,他就曾與美國同事談論到,手下帶領的許多作業員沒有在在職期間成功做出一個會動的電晶體,作業員就離職找其他好工作了。

他認為的第二個重點,台灣是個小地方,且到處都有鐵路相連,也幫助了晶片製造經驗的「台灣在地化」快速迭代,每個時間都有1000位工程師在開發。

在學習如何做出更好的晶片上,最終取得了勝利。

雖然在晶片製造業的工作可能比較無趣,張忠謀先生認為正是因為國家發展到某個階段,有許多願意在產線上認真工作的工作者,才造就了「現在」的台灣晶片製造領先全球。

他也坦率談到,因為國家發展階段不同,或許接下來會有比台灣更適合晶片製造的國家出來接棒(他列出南亞與東南亞的一些國家),成為下一個晶片製造的領頭羊。

結語,張忠謀創辦人談到,若沒有貿易自由化、國際化,那晶片製造就不會是現在如此有韌性的產業鍊,希望大家盡力避免冷戰發生。

▌演講詳細資訊

這個演講已經被上傳到 Manufacturing @ MIT的YouTube課程,很推薦大家一起觀賞,個人建議用1.5倍速播放,比較適合目前的抖音時代

Manufacturing @ MIT Distinguished Speaker Series: TSMC founder Morris Chang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

Youtube 連結:https://youtu.be/r_8XClnnvIk?si=NM3Q9T5eBWM28IVp

蘿蔔謝謝您的閱讀!歡迎聯繫我們:lobolab.service@gmail.com